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首届岐黄学者(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国际传承学术交流论坛”
发布时间:2023-07-06
阅读量:5537
2023年6月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岐黄学者(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国际传承学术交流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本次论坛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妇产科与辅助生育高质量走向世界”为主题。旨在加强世界各国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医科教产学研各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凝聚领军人才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建设。论坛围绕海内外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传播与发展等热点问题,邀请了妇产科与辅助生育领域的七位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分享学术经验,交流培养优秀中医药师承人才的经验与体会,探讨海内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的评价、服务、管理、模式等,为开展国际中医药名师传承(师承)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准备,推动国际中医药传承创新与融合发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先生,国医大师何成瑶教授,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人力资源发展部副主任马堃教授,岐黄学者广东省中医院王小云教授,岐黄学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陆华教授,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瑞华教授,岐黄学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晓玲教授等18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主持开幕式。
马建中主席首先对出席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总结回顾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海内外人才培养、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内外领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世界中联长期参与中医药人力资源发展相关战略、标准、制度、项目等的研究、制定、发布、推广和实施工作,制定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推广中医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搭建中医药教育、人才标准化学术交流平台,开拓中医药新职业开发和产业化渠道,完善国际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要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的全过程。
刘兴德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贵州自古就有“天然药物宝库”、“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蕴藏着巨大的中医药潜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黔药出山、黔药出海。贵州中医药大学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中医药、民族医药高级人才。本次论坛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中医药、传统医药、中西医结合、现代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及专家学者,为贵州中医药大学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妇产科与生殖领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传承与高质量发展。
马堃教授阐述了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加强世界各国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凝聚领军人才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她回顾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人才培养的既往工作,对拟开展的《国际中医药人才师承培养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该项目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健全海内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科学的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为扩大中医药事业国际影响造福全人类做出贡献。
开幕式后,七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国医大师何成瑶教授作了题为《阴阳视域下的中医生殖观》的报告;罗颂平教授作了题为《从阴阳、水土谈中医生殖调节》的报告;王小云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多组学探讨中医药治疗POI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赵瑞华作了题为《基于临床的科学研究》的报告;冯晓玲教授作了题为《逍遥散在更年期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的报告;陆华教授作了题为《聚焦前沿,助力“后浪”》的报告;马堃教授作了题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优势特色》的报告。
会议合影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先生,国医大师何成瑶教授,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人力资源发展部副主任马堃教授,岐黄学者广东省中医院王小云教授,岐黄学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陆华教授,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瑞华教授,岐黄学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晓玲教授等18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主持开幕式。
马建中主席致辞
马建中主席首先对出席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总结回顾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海内外人才培养、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内外领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世界中联长期参与中医药人力资源发展相关战略、标准、制度、项目等的研究、制定、发布、推广和实施工作,制定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推广中医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搭建中医药教育、人才标准化学术交流平台,开拓中医药新职业开发和产业化渠道,完善国际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要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的全过程。
刘兴德校长致辞
刘兴德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贵州自古就有“天然药物宝库”、“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蕴藏着巨大的中医药潜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黔药出山、黔药出海。贵州中医药大学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中医药、民族医药高级人才。本次论坛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中医药、传统医药、中西医结合、现代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及专家学者,为贵州中医药大学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妇产科与生殖领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传承与高质量发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主持开幕式
马堃教授介绍《国际中医药人才师承培养项目》
马堃教授阐述了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加强世界各国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凝聚领军人才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她回顾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人才培养的既往工作,对拟开展的《国际中医药人才师承培养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该项目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健全海内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科学的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为扩大中医药事业国际影响造福全人类做出贡献。
开幕式后,七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国医大师何成瑶教授作了题为《阴阳视域下的中医生殖观》的报告;罗颂平教授作了题为《从阴阳、水土谈中医生殖调节》的报告;王小云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多组学探讨中医药治疗POI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赵瑞华作了题为《基于临床的科学研究》的报告;冯晓玲教授作了题为《逍遥散在更年期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的报告;陆华教授作了题为《聚焦前沿,助力“后浪”》的报告;马堃教授作了题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优势特色》的报告。
专家报告